新生兒黃疸檢查項目
新生兒黃疸檢查項目主要有經皮膽紅素測定、血清總膽紅素測定、肝功能檢查、血常規(guī)檢查、血型鑒定等。新生兒黃疸可能是生理性黃疸或病理性黃疸引起的,建議家長及時帶新生兒就醫(yī)檢查。
1、經皮膽紅素測定
經皮膽紅素測定是一種無創(chuàng)檢查方法,通過儀器在新生兒皮膚表面測量膽紅素水平。該檢查操作簡便快捷,適合用于新生兒黃疸的初步篩查。經皮膽紅素測定結果可幫助醫(yī)生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,但精確度略低于血清檢測。
2、血清總膽紅素測定
血清總膽紅素測定是診斷新生兒黃疸的重要指標,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血液中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水平。該檢查能準確反映膽紅素升高程度,幫助區(qū)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。血清膽紅素水平超過一定數值時可能需要光療等干預措施。
3、肝功能檢查
肝功能檢查包括轉氨酶、堿性磷酸酶等指標,用于評估肝臟功能狀態(tài)。當新生兒黃疸持續(xù)時間較長或程度較重時,肝功能檢查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肝炎、膽道閉鎖等肝臟疾病。異常肝功能指標可能提示需要進一步影像學檢查。
4、血常規(guī)檢查
血常規(guī)檢查主要觀察紅細胞、血紅蛋白等指標,可幫助判斷黃疸是否與溶血性疾病有關。當存在紅細胞破壞增多時,血常規(guī)可能出現貧血、網織紅細胞增高等表現。溶血性黃疸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,嚴重時可能需換血療法。
5、血型鑒定
血型鑒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檢測,主要用于排查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。當母親與新生兒血型不合時,可能產生抗體導致新生兒紅細胞破壞。明確血型不合有助于及時采取干預措施,預防膽紅素腦病等嚴重并發(fā)癥。
家長需注意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程度及變化,按醫(yī)囑完成各項檢查。日常應保證新生兒充足喂養(yǎng)促進膽紅素排泄,避免脫水加重黃疸。檢查發(fā)現異常時應配合醫(yī)生治療,嚴重黃疸可能需光療或住院觀察。母乳喂養(yǎng)的新生兒出現黃疸時,應在醫(yī)生指導下決定是否暫停母乳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相關文章
1.69萬次閱讀
1.47萬次閱讀
1.6萬次閱讀
1.2萬次閱讀
1.38萬次閱讀
1.28萬次閱讀
1.75萬次閱讀
1.73萬次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