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囊炎怎樣形成的
膽囊炎主要由膽囊結石阻塞膽管、細菌感染、膽汁淤積等因素引起,通常表現(xiàn)為右上腹疼痛、發(fā)熱、惡心嘔吐等癥狀。膽囊炎的形成機制主要有膽囊結石嵌頓、致病菌逆行感染、膽汁成分異常、血管病變、寄生蟲感染等。
1、膽囊結石嵌頓
膽囊結石移動至膽囊管或膽總管時可能造成機械性梗阻,導致膽汁排出受阻。膽汁淤積使膽囊內壓力升高,膽囊壁因缺血缺氧發(fā)生炎癥反應。這種情況常伴隨陣發(fā)性膽絞痛,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。治療需通過膽囊切除術解除梗阻,常用術式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、開腹膽囊切除術。
2、致病菌逆行感染
腸道內大腸桿菌、克雷伯菌等致病菌可能經(jīng)十二指腸逆流至膽道系統(tǒng)。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或膽道結構異常時,細菌在膽囊內繁殖并釋放內毒素,引發(fā)急性化膿性炎癥?;颊叱雇赐膺€可出現(xiàn)寒戰(zhàn)高熱、黃疸等全身癥狀。臨床常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、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。
3、膽汁成分異常
膽固醇過飽和或膽色素代謝紊亂會導致膽汁黏稠度增加,形成膽泥或微結石。這種病理性膽汁長期刺激膽囊黏膜,可能誘發(fā)慢性膽囊炎?;颊叱R姴秃蟾姑?、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。改善需調整低脂飲食,必要時口服熊去氧膽酸膠囊促進膽汁排泄。
4、血管病變
糖尿病、動脈硬化等疾病可能引起膽囊動脈供血不足,導致膽囊壁缺血性壞死。這種情況多見于老年患者,起病急驟且易進展為壞疽性膽囊炎。典型表現(xiàn)為持續(xù)劇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,需緊急行膽囊造瘺術或膽囊切除術。
5、寄生蟲感染
華支睪吸蟲、肝吸蟲等寄生蟲寄生于膽道時,其蟲體及代謝產物會造成膽管上皮損傷。長期慢性刺激可能繼發(fā)細菌感染,形成寄生蟲性膽囊炎?;颊叱S懈篂a、消瘦等寄生蟲病特征,治療需聯(lián)合阿苯達唑片驅蟲和抗生素抗感染。
預防膽囊炎需保持規(guī)律飲食,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、蛋黃等。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有助于稀釋膽汁,適度運動可促進膽囊收縮排空。出現(xiàn)持續(xù)性右上腹痛、皮膚鞏膜黃染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(yī),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。慢性膽囊炎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肝膽超聲復查,監(jiān)測膽囊壁變化情況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(xiàn)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(wǎng)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相關文章
1.01萬次閱讀
1.89萬次閱讀
1.01萬次閱讀
1.38萬次閱讀
1.24萬次閱讀
1.24萬次閱讀
1.09萬次閱讀
1.93萬次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