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肌瘤分類有哪些
子宮肌瘤為良性腫瘤,在30-40歲女性人群中發(fā)病率較高。子宮肌瘤早期患者可無癥狀,但當腫瘤增大后,可引發(fā)多種癥狀。根據生長部位的不同,醫(yī)學上將肌瘤分為了粘膜下肌瘤、肌壁間肌瘤、漿膜下肌瘤和宮頸肌瘤。發(fā)生率最高的是肌壁間肌瘤。
子宮肌瘤在育齡期女性中是非常高發(fā)的疾病,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子宮肌瘤在發(fā)病率是非常高的,嚴重影響女性健康。雖然本病為良性疾病,但其產生的危害不容女性忽視,不同類型的肌瘤產生的危害不同。子宮肌瘤分類有哪些?這個時候是需要了解的。
子宮肌瘤雖然為良性腫瘤,很多患者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,但大家對肌瘤的存在也不能完全忽略。隨著疾病的進展,肌瘤有可能會越來越大,引起相關癥狀。子宮肌瘤在臨床上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:
1、肌壁間肌瘤
這種類型的子宮肌瘤主要生在子宮的肌肉層里,在肌瘤的周圍都被子宮的肌壁包裹著,這類肌瘤的發(fā)生率可以高達百分之七十左右,是女性子宮肌瘤最常見的類型。
2、漿膜下肌瘤
此類型的肌瘤生長位置位于子宮的漿膜下,向子宮宮腔內突出,肌瘤過大時還可以侵犯子宮的闊韌帶,形成闊韌帶子宮肌瘤。當肌瘤體積較大時,可以出現月經量增多。
3、粘膜下肌瘤
粘膜下肌瘤指的是生長在子宮粘膜下的肌瘤,在所有類型的百分之十左右。瘤體不斷增大,會導致子宮變形,甚至可能導致女性不孕。
4、宮頸肌瘤
宮頸肌瘤的發(fā)生率相對較小,肌瘤生長在水平面較低的宮頸部位,瘤體長大后可以發(fā)生盆腔嵌頓,并且壓迫女性的輸尿管或者膀胱,引起多種臨床癥狀。
以上就是子宮肌瘤的分類。子宮肌瘤是女性專屬的常見病和多發(fā)病,從中醫(yī)角度來看,肌瘤的發(fā)生是因為人體的內臟功能失調,導致雌激素分泌增加,從而引發(fā)肌瘤。臨床上常見的肌瘤主要分為肌壁間肌瘤、漿膜下肌瘤、粘膜下肌瘤和宮頸肌瘤,其中肌壁間肌瘤最多見。一旦被確診后肌瘤,一定要定期到醫(yī)院檢查,發(fā)現異常應及時診治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相關文章

1.74萬次閱讀
1.65萬次閱讀
1.02萬次閱讀
1.44萬次閱讀
1.19萬次閱讀
1.26萬次閱讀
1.54萬次閱讀
1.96萬次閱讀
1.12萬次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