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你又“拖延”了嗎
如今,各種行業(yè)的人都可能存在類似的問題,不到最后期限不抓緊,可是每每事一過又會后悔自責,卻難保下次不這樣。雖說每次也能如約完成任務(wù),但是由于把所有工作都集中在最后期限來完成,內(nèi)心難免會產(chǎn)生焦慮體驗,嚴重者還會出現(xiàn)失眠、腸胃功能紊亂等,真可謂既傷身又傷“心”。
對于類似上述情況較嚴重者,我們稱之為“拖延癥”。 雖然現(xiàn)在沒有關(guān)于“拖延”的明確界定,也從未形成一個全面的理論,但拖延無時不在。
提及 “拖延”,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它不好的一面,實際上只是忽略掉了積極的部分,并不是沒有。在一些情況下,延遲做決定或者延遲實施行動可以避免錯誤決策帶來的麻煩。
但是,如今,人們體會更多的是拖延行為給自己工作生活帶來的麻煩和困擾,例如對于短期計劃小拖延,對于整個一年的計劃自然會拖到最后幾個月才著手開工,有些甚至拖著拖著就此擱置了。
不但打擊自信,也會影響個人發(fā)展。除了對個人的影響,拖延行為也會損害集體利益。所以,越來越多人開始糾結(jié)于如何擺脫拖延行為。
其實,擺脫“拖延癥”并不僅僅是改變壞習慣,更多的是時間管理的問題。所以,如果將目標細化為多個具體的小目標,這能提高獲得回報的頻率,從而也會從根本上戰(zhàn)勝拖延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(xiàn)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(wǎng)頁分享至朋友圈。
相關(guān)文章
1.72萬次閱讀
1.48萬次閱讀
1.35萬次閱讀
1.17萬次閱讀
1.97萬次閱讀
1.93萬次閱讀
1.53萬次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