脖子僵硬可通過熱敷、拉伸運動、調整姿勢、藥物治療及物理療法緩解,日常需避免長時間低頭。
1、熱敷緩解
頸部肌肉受涼或勞損時,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變差導致僵硬。用40℃左右熱毛巾敷在頸部15分鐘,每天2-3次,促進血管擴張緩解痙攣。配合電熱毯或暖寶寶持續(xù)保溫效果更佳,注意避免燙傷皮膚。
2、拉伸運動
長期保持固定姿勢會使頸部肌肉緊張。緩慢做頭部前屈、后仰及左右側傾動作,每個姿勢保持15秒;用左手壓右耳向左側拉伸斜方肌,重復3組。瑜伽中的貓牛式也能放松肩頸肌肉群。
3、姿勢矯正
辦公時電腦屏幕應與眼睛平齊,使用手機時舉至視線高度。選擇支撐性好的記憶棉枕頭,睡眠時避免蜷縮姿勢。每30分鐘起身活動,避免持續(xù)低頭超過20分鐘引發(fā)肌肉疲勞。
4、藥物干預
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減輕炎癥性疼痛,肌肉松弛劑如鹽酸乙哌立松針對痙攣有效。局部涂抹含薄荷腦的膏藥能通過刺激神經(jīng)末梢轉移痛感,嚴重疼痛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神經(jīng)阻滯治療。
5、物理治療
超聲波治療能促進深層組織血液循環(huán),牽引療法適用于頸椎間盤突出患者。專業(yè)按摩配合針灸刺激穴位,每周2-3次可改善慢性僵硬。頑固性疼痛需通過MRI排除頸椎病變可能。
日常飲食多攝入富含鎂的堅果和深綠色蔬菜,減少咖啡因攝入以防肌肉緊張。游泳和八段錦能增強頸部肌肉耐力,睡眠時選擇蕎麥枕保持頸椎生理曲度。持續(xù)兩周未緩解或伴隨手麻頭暈需排查頸椎病、風濕免疫疾病等器質性病變,避免盲目推拿造成二次損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