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時節(jié)如何順應時令科學進補
由于谷雨節(jié)氣后降雨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,此時我們在養(yǎng)生中應遵遁自然節(jié)氣的變化,針對其氣候特點進行調(diào)養(yǎng)。那么谷雨時節(jié)養(yǎng)生進補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?隨小編一起看看吧。>>>春季養(yǎng)生須按月份安排飲食
谷雨節(jié)氣前后要補身
在飲食上應減少高蛋白質(zhì) 高熱量食物的攝入。

春季,肝木旺盛,脾衰弱,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,脾處于旺盛時期。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,從而使消化功能處于旺盛的狀態(tài),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營養(yǎng)的吸收,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。此時適宜的膳食有:參蒸鱔段、菊花鱔魚等,具有祛風濕、舒筋骨、溫補氣血的功效;草菇豆腐羹、生地鴨蛋湯具有滋陰養(yǎng)胃、降壓隆脂、抗菌消炎、清熱解毒、養(yǎng)血潤燥的功效。
谷雨節(jié)氣進補要適當不宜過
但是補要適當,不宜過,此時進補不能像冬天那樣,應適當食用一些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。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體質(zhì),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。谷雨前后還適宜食用一些能夠緩解精神壓力和調(diào)節(jié)情緒的食物。多吃一些含B族維生素較多的食物對改善抑郁癥有明顯的效果。

小麥胚粉、標準面粉、蕎麥粉、莜麥面、小米、大麥、黃豆及其他豆類、黑芝麻、瘦肉等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。另外多食用堿性食物有助于緩解人體的急躁情緒,例如貝、蝦、蟹、魚、海帶等產(chǎn)品有助于改善情緒。
少吃燥熱物
春季應選擇吃些低脂肪、高維生素、高礦物質(zhì)的食物,比如新鮮蔬菜,包括薺菜、菠菜、馬蘭頭、香椿頭、蒲公英等,這些可起到清熱解毒、涼血明目,通利二便、醒脾開胃的作用。春夏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,否則會使肝火更旺,傷及脾胃。暮春時節(jié),在適當進食優(yōu)質(zhì)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,可飲用綠豆湯、赤豆湯、酸梅湯以及綠茶,防止體內(nèi)積熱。不宜進食羊肉、狗肉、麻辣火鍋以及辣椒、花椒、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,以防邪熱化火、誘發(fā)瘡癰癤腫等疾病。
飲食應“五低”
暮春飲食,應注意考慮低鹽、低脂、低糖、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等5個方面。低鹽就是少食鈉鹽,因為鈉鹽太多會誘發(fā)高血壓病,因此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;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,油脂每天攝取總量不超過膳食總量的30%;低糖也就是少吃游離糖。
食糖過量也會影響人體的健康;低膽固醇是少吃含膽固醇高的動物食品,因為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硬化和心臟及腦血管等多種疾病,每天食肉類食品不能超過300克;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