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正常情況下,真菌不會侵入正常角膜,但當眼創(chuàng)傷、手術或長期局部使用抗生素、糖皮質激素和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癥和干眼病,可以使非致病性真菌致病細菌,導致二次角膜真菌感染;或者當角膜被真菌污染如糧食等農作物、草、分枝等擦傷和角膜異物清除后真菌感染。
常見致病菌以曲霉菌多見,其次為鐮孢菌、白色念珠菌、頭孢菌和鏈球菌。
1.真菌是具有相對完整的細胞結構、細胞壁和細胞核的真核微生物。
真菌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。單細胞真菌是圓形或卵圓形的。它們存在于酵母中,通過出芽繁殖。大多數(shù)多細胞真菌生長菌絲和孢子。有些真菌會因環(huán)境條件而改變,有兩種相互轉化的形式,稱為雙相真菌,如球蟲菌。各種真菌均可侵入角膜,絲狀菌是角膜的主要致病菌。各種多細胞真菌的菌絲和孢子形態(tài)不同,是鑒別真菌的重要標志。
真菌培養(yǎng)要求不高。它可以在培養(yǎng)基中生長,典型的菌落可以在1-2周內形成。
2.致病性真菌可通過三種方式感染角膜:
(1)外源性:常有植物和土壤創(chuàng)傷史。
(2)眼部闌尾感染的傳播。
(3)內源性:機體其他部位深部真菌感染及血行播散。多數(shù)學者認為真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,因為在正常結膜囊可以產生真菌,并檢查積極率高達27%,但不要來吧,只有長期使用抗生素,在結膜囊菌群失調或者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,使當?shù)氐拿庖吡Φ拖潞徒悄?chuàng)傷情況下。
即使將培養(yǎng)的真菌液滴入眼睛,正常的角膜也不會引起FK。真菌機會性感染只有在角膜上皮受損或眼部免疫功能減弱時才會發(fā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