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家長看清是否是自己的孩子做錯事。家長先安慰孩子,老師批評的本意是為自己好,學會接受別人批評意味著您長大了,自己檢討自己是否做錯哪里了,如果自己做錯了,要改正,如果老師批評錯了孩子受了委屈,告訴孩子老師也是普通人,他也會犯錯誤。學會淡化與原諒別人的錯誤。
家長有機會與老師溝通,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,因為父母了解真相,才能給孩子以公正的解決方法。
一年級孩子被老師批評不想上學怎么辦呢?
您可以這樣與孩子交流:
方法一,說說自己小時候被老師批評的經(jīng)歷,以及自己的做法。
比如自己遲到了,作業(yè)錯誤了,與同學吵架了,上課說小話了,忘戴紅領巾了,作業(yè)潦草了,考試退步了等等吧,誰讀書沒被批評過,即使沒犯錯,也有被怨枉批評的;也有明明做錯了,希望老師批評一頓,老師卻沒有批評,心里很難過的。
通過與孩子談心,讓孩子認識到受到老師批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,是成長中必須有的,沒有反倒不正常了。
方法二,跟孩子假設一個故事,說領導今天批評我了,我不想上班去了,讓孩子說說不去行嗎?順勢引導孩子認識與老師、同學、上級領導相處,即使沒犯錯誤,也會因為對一些問題或事情的不同看法而產(chǎn)生分歧,要學會求同存異,在包容中前進。
方法三,老師批評過其它同學嗎?他們是怎么做的?與孩子討論一下,如何對待批評,特別是來自自己敬愛的大人的批評。
方法四,媽媽爸爸批評孩子不?是不是批評了,孩子并沒有離家出走?批評很正常,就像表揚一樣,不要看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
告訴孩子,做得不對要批評,做得出色要表揚,這都是生活中很正常的事,好比走路不穩(wěn),會摔跤一樣。
家長先和孩子漫漫交談,也不必大怒,了解真實情況。如果是因老師批評就這樣,那就要對自己孩子說一說,講明道理,讓孩子從內(nèi)心能接受批評,畢竟老師也想讓每個學生做個懂禮貌,守紀律的學生。
教育孩子,不要怕老師批評,老師也是為您好…,多給孩子講明事理,小孩漫漫就不怕批評,也愛同學和老師。
家庭教育平時就要家長和孩子溝通,多交流,多鼓勵孩子,切不可急躁,大吼孩子,要和風細雨,嚴傳身教,逐步養(yǎng)成各種良好的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