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作為孕育胎兒的地方,如果有腫塊,必然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(fā)育。子宮肌瘤在臨床上很常見。子宮肌瘤作為女性的常見病和常見病,對女性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。鑒于門診患者經常咨詢的幾個問題,筆者寫了這篇文章供大家閱讀。
為什么會導致子宮肌瘤?
子宮肌瘤的原因尚不清楚,最初被認為與雌激素有關。雌激素是促進肌瘤生長的主要因素,研究結果表明,肌瘤組織中的雌激素受體量大于正常組織。從中醫(yī)的角度來看,臟器功能障礙、氣滯血瘀、氣血障礙是子宮肌瘤的根本原因。一般來說,孕婦卵巢功能強,雌激素分泌較多,進一步患子宮肌瘤的風險。相對而言,絕經婦女卵巢功能逐漸下降,雌激素分泌減少,肌瘤逐漸萎縮。
子宮肌瘤的臨床癥狀是什么?
①陰道出血:陰道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(xiàn),但由于肌瘤生長部位不同,也表現(xiàn)出不同程度的陰道出血。根據生長部位的不同,子宮肌瘤分為漿膜下子宮肌瘤、肌壁間子宮肌瘤和粘膜下子宮肌瘤。漿膜下子宮肌瘤占子宮肌瘤的20%,患者無陰道出血癥狀;肌壁間子宮肌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子宮肌瘤,占60%-70%。如果發(fā)展到一定大小,會影響子宮收縮,也可能增加子宮內膜面積,延長月經過多或月經期;長期月經過多會繼發(fā)性貧血。
②腹部腫塊:當子宮肌瘤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時,患者的腹部會隆起。當肌瘤相對較大或患者較瘦時,更容易被發(fā)現(xiàn)大多數人可以在平躺時觸摸腫塊。如果患者肥胖,就不容易觸摸腫塊,因此往往被忽視。
③白帶增多:白帶增多多見于粘膜下肌瘤。當肌瘤脫離宮頸或陰道口時,當子宮或宮頸粘膜下肌瘤潰瘍、感染、壞死時,會產生血性白帶,并發(fā)感染時會導致膿性白帶。
④壓迫癥狀:當子宮肌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,會引起膀胱、直腸、輸尿管、盆腔血管、淋巴管等周圍器官。壓迫膀胱時,患者通常表現(xiàn)為尿頻、尿急甚至尿儲備;如果壓迫直腸,子宮肌瘤會引起便秘和排便不適;如果壓迫輸尿管,會導致腎盂積水;如果壓迫盆腔血管和淋巴管,會導致下肢水腫
⑤疼痛:當子宮肌瘤相對較小時,患者大多沒有疼痛表現(xiàn),只有下腹腫脹和背痛表現(xiàn)。如果肌瘤過度壓迫神經或肌瘤蒂扭轉,就會導致劇烈疼痛。
⑥繼發(fā)性貧血:貧血是由長期出血引起的。在嚴重的情況下,還會出現(xiàn)全身疲勞、面部蒼白、心悸和呼吸急促的全身癥狀。粘膜下肌瘤患者常見嚴重貧血。
⑦惡性病變:子宮肌瘤雖然是良性腫瘤,但也有少數人會惡化。雖然這個概率只有1%,但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肌瘤及時監(jiān)測,還是要引起一定的重視。
⑧不孕:由于生長部位、大小、形狀和數量的不同,子宮肌瘤會壓迫輸卵管扭曲,阻礙受精卵植入,導致不孕;即使懷孕,流產的可能性也很高,肌瘤會影響受精卵植入和胎盤發(fā)育,導致前置胎盤、胎盤早剝和胎盤粘連,導致流產。
三、懷孕后發(fā)現(xiàn)子宮肌瘤怎么辦?
在正常情況下,子宮肌瘤會伴隨孕婦直到分娩,一些子宮肌瘤孕婦會出現(xiàn)發(fā)燒、腹痛、子宮收縮等癥狀,然后需要去醫(yī)院治療。一般胎兒位置、體重、孕婦骨盆不建議子宮肌瘤孕婦進行剖宮產,因為剖宮產子宮必須有傷口,加重子宮內膜異位癥和盆腔內腹膜器官粘連的風險。懷孕后發(fā)現(xiàn)子宮肌瘤的孕婦不必太擔心,按要求定期到醫(yī)院進行妊娠檢查,避免中度以上的體力勞動,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。
四、手術治療什么樣的子宮肌瘤?
子宮肌瘤增大,超過妊娠3月;子宮肌瘤壓迫膀胱、直腸;子宮肌瘤引起不規(guī)則出血;急性腹痛、蒂扭轉或子宮肌瘤變性;子宮肌瘤位置特殊,如宮頸肌瘤寬韌帶肌瘤;子宮肌瘤引起不孕專家說:子宮肌瘤讓許多女性害怕,但也有許多女性毫無根據,并不是所有的子宮肌瘤都需要手術治療。綜合評價患者的年齡、生育要求、肌瘤位置、大小、性質、數量、癥狀和發(fā)展。
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在肌瘤較小且位置不影響手術操作時,通??梢宰鰺o痛人流。若肌瘤體積較大或位于子宮特殊部位,可能增加手術風險,需醫(yī)生評估后決定。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(tǒng)常見的良性腫瘤,多數情況下不會直接影響無痛人流手術。肌瘤直徑小于5厘米且未突出至宮腔時,手術器械可通過宮頸順利進入宮腔完成操作。同時,無痛人流采用的靜脈麻醉對肌瘤本身無額外刺激,術中出血量通常可控。但需注意術后可能因激素變化導致肌瘤體積暫時性增大,需加強超聲隨訪。 當肌瘤直徑超過5厘米或位于子宮下段、宮頸等特殊位置時,可能阻礙手術器械進入或增加穿孔風險。黏膜下肌瘤還可能影響胚胎組織完全清除,導致術后殘留或大出血。此類情況醫(yī)生可能建議先行肌瘤剔除術或選擇藥物流產等替代方案,具體需結合肌瘤數量、位置及患者生育需求綜合判斷。 術后應避免劇烈運動及性生活1個月,定期復查肌瘤變化情況。若出現(xiàn)異常出血或腹痛需及時就醫(yī)。
子宮肌瘤可通過調整飲食、規(guī)律運動和定期體檢等方式預防。 調整飲食有助于預防子宮肌瘤,建議適量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,如西藍花、蘋果等,減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的攝入。規(guī)律運動能幫助維持健康體重,降低雌激素水平,每周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等較為適宜。定期體檢能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子宮肌瘤,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,包括超聲檢查等。避免長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或保健品,保持心情愉悅也有助于預防子宮肌瘤。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作息,避免熬夜,減少精神壓力,這些措施均有助于降低子宮肌瘤的發(fā)生概率。
得了子宮肌瘤可通過定期隨訪、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。 子宮肌瘤可能與遺傳因素、雌激素水平異常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月經量增多、下腹墜脹等癥狀。體積較小且無癥狀的肌瘤可每3-6個月復查超聲,觀察生長情況。若出現(xiàn)輕度貧血或痛經,可遵醫(yī)囑使用米非司酮片、桂枝茯苓膠囊、氨甲環(huán)酸片等藥物控制癥狀。對于直徑超過5厘米的肌瘤或引發(fā)嚴重出血、壓迫癥狀時,需考慮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術。絕經后女性隨著雌激素下降,肌瘤可能自然萎縮。 日常應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攝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,適量增加深綠色蔬菜和全谷物攝入,控制紅肉及高脂飲食。
子宮肌瘤多數情況下不嚴重,可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。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(tǒng)常見的良性腫瘤,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過高、遺傳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月經量增多、下腹墜脹等癥狀。體積較小的肌瘤若無明顯癥狀,定期復查即可。若肌瘤引起嚴重貧血或壓迫鄰近器官,可遵醫(yī)囑使用米非司酮片、桂枝茯苓膠囊、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藥物控制生長,或選擇子宮肌瘤剔除術、子宮切除術等手術方式。 日常需避免攝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并適度運動。
三七粉不能治療子宮肌瘤,僅可能輔助緩解部分癥狀。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良性腫瘤,需根據病情選擇藥物或手術治療。 三七粉含皂苷類成分,可能通過抗炎、改善微循環(huán)等機制減輕月經量多、痛經等癥狀,但無法縮小肌瘤體積或根治疾病。癥狀較輕時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嘗試輔助使用,但須配合定期超聲監(jiān)測肌瘤變化。若肌瘤導致嚴重貧血、壓迫癥狀或短期內快速增大,需遵醫(yī)囑使用米非司酮片、桂枝茯苓膠囊等藥物抑制生長,或選擇子宮肌瘤剔除術、子宮動脈栓塞術等介入治療。 日常應避免攝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,規(guī)律作息并控制體重,每3-6個月復查婦科超聲。
子宮肌瘤可能會自行消失,但通常發(fā)生在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時。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(tǒng)常見的良性腫瘤,其生長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。絕經前女性體內雌激素持續(xù)分泌,肌瘤往往保持穩(wěn)定或緩慢增大,僅少數情況下因缺血壞死出現(xiàn)體積縮小。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,雌激素水平顯著降低,多數患者的肌瘤會逐漸萎縮,部分可完全消失。妊娠期出現(xiàn)的肌瘤變性屬于特殊情況,可能因血流變化導致暫時縮小,但產后可能重新生長。年輕女性未經治療的肌瘤自行消失概率較低,若短期內快速縮小需警惕肉瘤變可能。 建議定期進行婦科超聲檢查監(jiān)測肌瘤變化,保持均衡飲食并控制體重,避免攝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。
子宮肌瘤患者應避免食用可能刺激肌瘤生長的食物,如高雌激素食物、高脂肪食物及酒精等。 子宮肌瘤是一種激素依賴性良性腫瘤,雌激素水平過高可能促進肌瘤生長。高雌激素食物包括蜂王漿、雪蛤、動物胎盤等滋補品,長期大量攝入可能干擾內分泌平衡。紅肉、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可能通過影響代謝間接增加雌激素活性。酒精會降低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,建議嚴格戒酒。同時需控制咖啡因攝入,每日咖啡不超過1杯,濃茶也應適量。部分患者可能對辛辣食物敏感,出現(xiàn)盆腔充血不適,可根據個體反應調整。 日常飲食建議增加全谷物、深色蔬菜及豆制品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并定期復查肌瘤變化情況。
子宮肌瘤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。 子宮肌瘤可能與遺傳因素、激素水平異常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月經量增多、下腹墜脹等癥狀。對于體積較小且無明顯癥狀的肌瘤,可遵醫(yī)囑使用米非司酮片、桂枝茯苓膠囊、亮丙瑞林注射液等藥物控制生長。若肌瘤直徑超過5厘米或引起嚴重貧血,需考慮子宮肌瘤剔除術、子宮動脈栓塞術等手術方案。藥物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超聲監(jiān)測肌瘤變化,術后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及盆浴。 日常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攝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,適量增加豆制品、綠葉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。
子宮肌瘤患者應忌食高雌激素食物、高脂肪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。 雌激素水平過高可能刺激子宮肌瘤生長,需避免蜂王漿、雪蛤等動物性雌激素補充品及大豆異黃酮類保健品。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、肥肉可能通過影響激素代謝加重病情,紅肉每日攝入量建議控制在100克以內。辛辣食物如辣椒、花椒可能引發(fā)盆腔充血,導致痛經或經量增多。酒精和咖啡因可能干擾內分泌平衡,建議限制飲酒并選擇低咖啡因飲品。部分患者對乳制品敏感,可嘗試用豆?jié){或杏仁奶替代牛奶。 日常飲食宜增加全谷物、深色蔬菜及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海魚,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。若出現(xiàn)異常出血或腹痛加劇應及時復查超聲,監(jiān)測肌瘤變化情況。
子宮肌瘤可通過調整飲食、規(guī)律運動和定期復查等方式護理。 子宮肌瘤可能與雌激素水平異常、遺傳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(xiàn)為月經量增多、下腹墜脹等癥狀。日常護理需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,避免雌激素過度刺激,可選擇低脂牛奶、西藍花等富含鈣和維生素的食物。適量進行快走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,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肌瘤扭轉。每3-6個月進行婦科超聲檢查監(jiān)測肌瘤變化,若出現(xiàn)異常出血或疼痛加劇應及時就診。藥物治療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米非司酮片、桂枝茯苓膠囊、亮丙瑞林注射液等控制癥狀。 護理期間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熬夜及情緒波動,注意觀察月經周期和經量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