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系帶過短的癥狀
舌系帶是連接舌前部到口底部的黏膜折疊所形成,其中通常包含肌纖維。舌系帶過短屬于先天性疾病,臨床上主要表現(xiàn)為舌不能進行自由前伸運動或伸舌受限,勉強前伸時舌尖呈W形或心形;同時舌尖上抬困難,會出現(xiàn)卷舌音或舌腭部發(fā)音障礙。舌系帶過短常會造成吸吮、咀嚼及語言障礙。舌系帶過短被認為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異常情況,患病率在4%-5%。而男女性別比例約為2.3-2.7:1,原因尚不清楚,在大部分病例中,舌系帶過短是危害性比較小的疾病,而且相應的治療風險亦很低。
舌系帶過短的檢查
舌系帶過短檢查診斷主要依據(jù)臨床醫(yī)生面診。如果舌系帶一側附著在舌尖,另一側附著在口腔底前側,限制舌頭運動,向外不能伸出口外,向上又舔不到上腭,根據(jù)臨床癥狀可以判斷為舌系帶過短。一般而言,幼兒應觀察到2周歲以后,這時舌尖開始逐漸遠離系帶,如果確因舌系帶過短影響舌前伸,甚至妨礙語言清晰,可以進行診斷并尋求進一步治療。此外,在嬰兒時期吸奶時,由于舌系帶過短,會經(jīng)常受到兩個下門牙摩擦而發(fā)生潰瘍,由于舌運動受到限制,對咀嚼功能也會產(chǎn)生一定影響。因此,憑借臨床癥狀及醫(yī)生面診,可以明確檢查診斷為舌系帶過短。
舌系帶過短的治療
舌系帶過短治療方法主要采取手術治療,將患者頭部固定,張口將其舌尖抬高,舌系帶暴露呈一薄膜狀,用消毒剪刀從舌系帶中間剪開至正常位置,以舌尖可以自由伸出口腔為限,注意不要傷及舌底組織及舌下腺體。舌系帶僅為一薄膜,剪開時出血甚少,用棉球或紗布壓迫數(shù)分鐘即可止血,不需要縫合,術后可照常進食。其中,嬰幼兒舌系帶過短一旦確診,則應盡早手術矯正。嬰兒哺乳困難應盡早解決,加之嬰兒痛覺不敏感,早期手術不需要麻醉,簡單易行創(chuàng)傷小,且手術后即可哺乳,乳汁可以增進術后恢復,減少感染機會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打開微信,點擊底部的“發(fā)現(xiàn)”,
使用“掃一掃”即可將網(wǎng)頁分享至朋友圈。